黄淮学院是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位于素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之美称的河南省驻马店市,已有54年的办学历史,是教育部应用技术大学改革战略研究试点院校、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河南省首批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河南省硕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建设单位、首届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单位。 学校占地2760亩,设有18个二级学院,拥有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法学、农学、教育学、医学等十大学科门类,在招本科专业59个。现有省级重点学科13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5个,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国家级、省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际联合实验室、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科研创新平台27个。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管优秀专家、省特聘教授、省教学名师、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等200余人。“土木工程教师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教师发展中心获批为河南省首批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华南理工大学地处广州,是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大学,校园分为五山校区、大学城校区和广州国际校区,是首届“全国文明校园”获得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学校前身为南京气象学院,始建于1960年,隶属原中央(军委)气象局,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气象本科院校,被誉为“气象人才的摇篮”。学校1978年被列入首批88所全国重点大学,1993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划转江苏省人民政府主管,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以来,学校先后实现了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气象局、教育部、国家海洋局等多方共建。现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
四川旅游学院(Sichuan Tourism University)是四川省本科院校整体转型发展改革试点高校、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单位、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副理事长单位、“海外惠侨工程——中餐繁荣基地”,入选全国100所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建设高校、四川2011计划 。
安徽理工大学(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安理大(AUST)”,位于安徽省淮南市,由安徽省教育厅主管。 学校是安徽省重点建设的特色高水平大学、安徽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建设的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学校是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全国首批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50所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99所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安徽理工大学创建于1945年,与合肥工业大学同根同源,为安徽省第一所工科高校。1955年学校由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升格为合肥矿业学院,1956年迁至合肥,两年后正式更名为合肥工业大学。1971年,与煤有关的学科专业、部分基础课教师等整建制迁至淮南。1997年,更名为淮南工业学院,次年,由煤炭工业部划转安徽省。2002年学校更名为安徽理工大学,2022年安徽省汽车工业学校并入。 截至2025年4月, 学校有淮南和合肥两个校区,占地面积近4000亩,校舍建筑面积107.97万平方米;设有研究生院、23个学院(部)和一个直属附属医院,开设69个本科专业;拥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教职工4900余人(含直属附属医院),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45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6900余人。
北京科技大学(英文缩写为USTB),简称北科大、北京科大,位于北京市,是一所由教育部直属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 1997年5月,学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2006年,学校成为首批“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018年,学校获批国防科工局、教育部共建高校。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具有鲜明的国际化特色,是华南地区国际化人才培养,外国语言文学、全球治理、涉外法治研究及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基地。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河职院,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备案、广东省政府批准建立的全日制公办高等普通专科学校。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校区地处市区东北部、东江东岸的大学城,是为源城区、紫金县、东源县三地交界,校园占地面积1500多亩,全日制在校学生10000多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于1952年10月,是新中国自己创办的首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校园分为明故宫、将军路、天目湖三校区。
“诚朴雄伟,树木树人。”南京林业大学(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简称“南林”或“NJFU”,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成立,由江苏省主管,江苏省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以林科为优势,以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理、工、农、文、管、经、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是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建设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签约高校。
西北大学肇始于1902年的陕西大学堂和京师大学堂速成科仕学馆。1912年始称西北大学。1923年改为国立西北大学。1937年西迁来陕的国立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复称国立西北大学。新中国成立后为教育部直属综合大学。1950年复名西北大学。1958年改隶陕西省主管。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现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院校、教育部与陕西省共建高校。
西北师范大学(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简称西北师大(NWNU), 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是甘肃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重点大学。学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 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组团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重点支持的西部地区十四所大学之一, 由北京师范大学对口支援。 西北师范大学源自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历经更名和迁校,1939年独立为国立西北师范学院,1941年迁至兰州。战后恢复北平师范大学,而西北师范学院留在兰州,1958年更名为甘肃师范大学,1981年恢复西北师范学院。1981年西北师范大学被批准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和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单位。 1988年定名西北师范大学。2020年成为甘肃省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截至2023年9月,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和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等。 截至2025年3月,西北师范大学占地面积1514亩;设有设27个二级学院(65个系、3个教学部)、3个孔子学院,开设80个普通本科专业;拥有1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个专业博士授权类别,2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6个专业硕士授权类别;有教职工2644人,各类在校学生31012人。